87年前,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,发表了《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》《论持久战》等著作,准确把握战争发展趋势,提出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,有力破除了“亡国论”“速胜论”的喧嚣,为中国抗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。人民军队和根据地群众灵活运用伏击战、破袭战、联防战、围困战、地雷战、地道战、麻雀战等战法,化劣势为优势,化被动为主动,最终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。
历史反复证明,伟大事业离不开先进理论的指引。尤其是在军事领域,对抗双方总是竞相抢占军事理论的制高点,力争在军事实践的主观指导上高于对手、强于对手,以战略指导定方向,以战略安排明步骤,以战略部署指路径。一旦军事理论能够正确地反映战争演变、军队发展和国防建设规律,一旦这些规律为军队所掌握运用,便会产生强大的物质能量。这种能量就是战斗力。
一个新时代的到来,总是以新思想为重要标志;一个新时代的前行,必然有新理论领向导航。纵观世界,新的战争概念、新的作战构想等新的军事理论呈井喷式涌现,军事理论加速迭代,甚至“一种理论指导一场战争、一场战争淘汰一种理论”。军事理论工作是“寂静战场”上的博弈,谁抢占军事理论创新的高地,谁就可能夺得军事竞争新优势。
军事战略科学准确,是最大的胜算。革命战争年代,我军在作战理论和战法上始终高敌一筹,这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。进入新时代,习主席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,把握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革命性变化,前瞻研究未来战争重大问题,围绕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、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,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判断、新的理论概括、新的战略安排,带领全军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,形成了习强军思想。这一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最新成果,谋的是民族复兴伟业,布的是富国强军大局,立的是安全发展之基,指引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历史性变革。
比如在作战领域,提出强化信息主导、体系支撑、精兵作战、联合制胜的观念,把各种作战力量、作战单元、作战要素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,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、全域作战能力;提出坚持灵活、机动、自主,着眼于发挥我们的优势打,以能击不能;提出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,创新内容和方式方法,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……这些重要理论,坚持和发扬我军一贯坚持的军事思想精髓,顺应战争形态演变趋势,符合战斗力建设实际和发展要求,为我军遂行作战任务提供了原则指导。
勇于创新者进,善于创造者胜。紧跟现代战争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创新军事理论,需要我们主动作为、锐意进取。要不断加强军事战略、军事思想、军事历史等专业领域研究,从战争中学习战争,提高分析军事问题、探寻军事规律的能力,为实现军事理论创新突破奠定坚实基础。要更加注重直面对手、直通战场、直接使用,将能打仗打胜仗的应用理论作为重点,回应现实军事斗争准备和打仗需要。要大力加强核心作战概念开发和自主创新,针对不同方向、不同战场、不同对手,形成一批能用管用好用的战法训法创新成果。要基于先进技术手段,运用战争研讨、兵棋推演、作战仿真等方法,打造集战法库、数据库、模型库、专家库于一体的新理论孵化器,提高理论的认可度、权威性。
昨天的战争背影不远,今天的战争面貌一新,明天的战争雏形已现。军事斗争的焦点在哪里,军事理论创新的靶标就在哪里。新时代新征程,我们要勇立潮头、奋楫争先,全面加强新时代军事理论工作,扭住新的历史条件下战建备重大问题研究,优化军事理论创新顶层设计,改进军事理论研究模式,加强军事理论转化运用,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,以军事理论创新催生新质战斗力升级换代,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、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科学支撑和引领。
电话:400-123-4567
传 真:+86-123-4567
手 机:13800000000
邮 箱:admin@eyoucms.com
地 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